得知贺子珍病倒的消息,毛泽东在女儿李敏面前第一次流下了泪水。他托李敏给贺子珍带去了一封信,要她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抽那么多烟。
从苏联回国后的贺子珍,先是住在哈尔滨,后因身体原因借住在哥哥贺敏学上海家中。陈毅从上海市长岗位赴京上任后,安排她住进了自己在上海的住所——湖南路262号。后来,贺子珍在此住了近30年之久。
1948年,在妹妹贺怡的建议下,贺子珍和娇娇分别用中文和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贺子珍在信中说,我已经回到中国了,身体不太好,还在休养,并参加一些工作。在苏联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最后她感谢毛泽东对自己母亲和妹妹的照顾。
毛泽东没有回信,只是给娇娇拍了一封电报。一个月后,毛泽东派人把娇娇接到了北平西山,让她在自己身边生活、读书。
1950年,毛泽东给贺子珍回了一封信:“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显然,贺子珍要回到毛泽东身边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由于对毛泽东的思念有增无减,女儿又不在身边,贺子珍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1954年的一天,贺子珍在上海贺敏学家中休养。她偶然打开了收音机,听到了毛泽东洪亮的声音正在宣读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词。贺子珍顿时呆住了。毛泽东的声音对她的刺激太大了,她终于崩溃了。广播播了一遍又一遍,她就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二天,嫂子李立英才发现她僵坐在椅子上,已经神志不清。收音机开了一夜,也烧坏了。
得知贺子珍病倒的消息,毛泽东在女儿李敏面前第一次流下了泪水。他托李敏给贺子珍带去了一封信,要她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抽那么多烟。毛泽东的关心胜过任何良药,痴情的贺子珍听了毛泽东的话,身体很快就得以好转。
此后,李敏就成为了家庭的“特命全权大使”,来往于北京、上海之间,充当起父母情感交流的“星空雀桥”。对女儿的每一次探母之行,毛泽东都要亲自为她打点行装,备好各种北京的土特产。同样,每次回京,贺子珍也总是让女儿大包小包地捎上毛泽东当年爱吃的时鲜蔬菜。春去秋来,秋去冬至。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到了1959年。
推荐阅读:
江青一生最痛之处是什么?
国军抗日第一猛将因何投降日本
唯一跟着中国人一起抗战的日本美女(图)
毛泽东安插在林彪身边的一个线人是谁
中南海舞会上高贵的江青(照片)
两度刺杀蒋介石的日本风流女间谍是谁?
志愿军情报参谋揭秘毛岸英牺牲真相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