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福宁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开国元帅陈毅七岁时的一段特殊经历

$
0
0

他曾经给过毛泽东处分。他7岁在衙门里审犯人,

1929年6月22日,红四军在福建龙岩县城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由“红四军代理前委书记”陈毅主持。在这次会议上,陈毅宣布了对毛泽东和朱德的处分决定,并把处分决定写进了“七大”决议案,两人的处分内容分别是:“毛泽东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

ce00036fce4452f09e他是毛泽东的诤友,文革时二月抗争,他是表现让毛泽东雷霆震怒。

然而在他病逝之后,毛泽东却带着病体亲自参加追悼会,并深深三鞠躬,而后双泪长流。

他就是出生在地主家庭,7岁就跟着外祖父在衙门里审犯人的开国元帅陈毅。  

陈毅元帅1901年8月26日,出生在四川省中部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一个小地主”家里。

陈毅的祖先原是湖南省新宁县人,在清朝初期迁到了四川的。

陈毅的祖父辈有兄弟两人,父辈兄弟5人。陈家是“耕读传家”、“义门世家”,家风和顺。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5兄弟中读书最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懂一些,对陈毅的中文学习颇有影响。陈毅的母亲黄培善(陈毅姑祖母的女儿嫁回陈家的)是陈毅少年时期品德的主要培育者。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陈毅出生前的这60年间,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已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变化中,陈家也逐渐败落。陈毅出生前后几年间,四川又连年遭受水旱灾荒,再加苛捐重税,陈家的败落加速。陈毅出生时,陈家已降落到相当于上中农的经济地位。堂兄陈修和回忆:陈毅的祖父和5个儿子共有田40亩,出租8亩,自种32亩,主要劳力为两个叔父,平时雇一长工,忙时全家参加劳动。

从陈毅的祖父陈荣盛开始,大伯陈昌仁、父亲陈昌礼、母亲黄培善都憧憬着陈家的中兴发达,对陈毅他们寄托着很大的希望。

cd000370c19b025884陈毅在堂兄弟辈中排行第五,亲兄弟中则是老二。同胞兄弟姐妹5人。陈毅3岁开始跟着两个哥哥背诵《三字经》,5岁开始由父亲课读《千字文》,半年后,进入私塾就学。

陈毅7岁那年,外祖父黄福钦捐200两银子得了个湖北省利川县建南司“巡检”的小官。黄福钦要女婿去帮办文书,并把外孙带一个去。陈毅于是随父亲到了外祖父的任上。

巡检司专司“捕盗贼,诘奸宄”的职责。衙门里三天两头残酷拷打“犯人”。黄福钦还让陈毅去认干爹,拜老庚,结交当地权贵。后来,陈毅得知那些被外祖父拷打的“犯人”多半是交不起租谷的穷苦农民,有的还是打富济贫的人物。1942年3月8日陈毅在给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信中,曾这样回忆这段生活:“我在那里过着衙门生活。那时候留下一个至今难忘的印象,就是他衙门里经常毒打犯人,使我在旁边看了非常难受。我很同情那些被打的人,在我心里开始种下了对旧社会愤怒不平的种子”。

1910年(宣统2年)春夏间,9岁的陈毅由父亲带回四川,经乐至老家到了成都。还在1909年,陈家已将40亩田产抵押掉由乡下迁到省城,居住在成都东门外的上河心。

陈毅到成都后,和堂兄陈修和、胞兄陈孟熙等一起进了锦官驿两等小学,开始学习新学。和乐至乡下比起来,成都当然算是有现代科技设施的地方了。

他们上下学都经过陆军部四川兵工厂门前,厂里全部是德国进口的机器,附近还有一座大铁桥;加上来去利川途经重庆看到过的大轮船、大兵舰,便陈毅对科学和工业的神奇力量惊叹不已。他对新学的各门课程学得都很认真。

头年秋天,由于突发大水,租田被淹,陈家无租可交,被“林四顽子”以“恶佃罢租”的罪名告到官府,陈毅的大伯陈昌仁一度曾被拘留。结果,租田的押金被扣,陈毅的祖父陈荣盛也在败诉后一病不起,不久去世。陈家更迅速地破落下去。

第二年,1911年(宣统3年辛亥),开春不久,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席卷了四川全剩陈家的住地上河心一带,是保路同志军过往和驻屯的地方;陈毅读书的学校附近九眼桥、三官堂一带,是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最活跃的一些场所;东门牛市口一线,是保路同志军与清军作战最激烈的地段之一。

成都各大中小学,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课,并组织了“学生军”,参加了斗争。10岁的陈毅虽然没有参加学生军,但从罢课开始的整个斗争他几乎全部都经历了。他还亲见焚香请愿的群众遭受清军排枪屠杀的惨景。后来,陈毅在《给罗生特的信》中说:“我当时还不懂得革命的政治意义,但是暴动的事实为我所亲见,在我童稚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

家庭的遭际和革命风暴的荡涤,使陈毅对封建王朝的腐朽又有了深一步的感受。当他和胞兄孟熙路过桌台衙门,看见人们在剪辫子以示对清王朝的反叛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上前把自己的辫子剪掉了。

b200092c6fb532a044​陈毅和毛泽东

由于时局混乱,这年——1911年秋天,陈毅和孟熙回到乐至乡下的外婆家寄读,上了青海寺的学堂。陈毅格律诗词的基础是这时打下的。青海寺的陈玉堂老师比较同情和支持当时的革命,师生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陈毅后来曾赋诗纪念这位老师:“青海设帐启幼蒙,博文约韵坐春风。出国归来先生逝,只忆音容难寻踪”。

1913年初,母亲带着他和孟熙回到了成都。这年,陈毅12岁。家庭的经济已十分困难。华阳县(当时成都分为成都县和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简称华德高)规定每班的前三名学生可以免费。下半年,他和孟熙考进了华德高。陈毅读书刻苦,和孟熙各在自己的班级里每学期都考取了前三名。

校长冯湛恩是成都有名的古文家,对陈毅的影响颇大。“这段时间,读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千家诗》、《唐诗集解》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奠定了文化基幢。陈毅作文课成绩优异。

陈毅在高等小学快毕业时,正是袁世凯攫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窃国称帝和保路风潮,即保路运动。1911年春,四川等省人民为反对清政府将原由民众集资建设的川汉、粤汉两铁路收归“国有”,又将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在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掀起了保路运动,四川尤为激烈。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激起四川人民更大愤怒。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反袁浪潮高涨之日。“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口号也更响亮地提了出来。陈毅曾反驳一位遗憾四川没有出过皇帝的老师说:“现在是民国了,无须出皇帝??现在要多出几个科学家就好了”。①而这期间,由于陈毅祖母的去世,陈家分了家,经济更趋困难,陈毅父亲去重庆盐务局当了抄写员,每月只有大洋6元钱维持家庭生活,母亲不得不租种几分菜地贴补家用。国家的出路和个人的出路结合起来,华德高毕业后,陈毅走上了学工的道路。1915年下半年,他先在成都工业讲习所读了半年,然后于1916年初考上了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校)开始学习染织专业。

但是,这时陈毅“实在的兴趣是集中在政治和文学方面”。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学工、关注政治和倾心文学成了陈毅发展道路上并行的三个方面。

从1916年初到1917年底,陈毅在甲工校学习了两年。这两年中,反袁反帝制斗争的迅速胜利,使他看到辛亥革命所激起的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帝制的意志还是有强大潜力的,但是,紧接而来的却是遍及全国的军阀战争,四川是军阀混战最为惨烈的地区之一。战乱中,陈修和和陈孟熙都差点儿丧命。陈孟熙说,军阀混战“是以后促使仲弘投身革命的直接原因之一”。陈毅也曾说:“辛亥革命以后四川连续不断的军阀混战,引起了我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注意”。他开始有意识地抨击时事,并带领同学们“闹学潮”,在甲工校里成了头角峥嵘的人物。同时,由于他踢得一脚好球,“陈Forward”(足球前锋)成了成都学界有名的“五虎”之一,使他在甲工校外也有了一些名气。这一时期,陈毅“开始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要搞实业救国??但基本上仍是封建主义思想”。1917年底,由于家庭经济更加困难,陈毅中途辍学了。恰在这时,吴玉章等在成都创办了一个可以免费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陈毅和孟熙都去报考并双双被录取了。1918年3月,陈毅开始就读留法预备学校。

考入留法预备学校的同学,除了寻找出路和出洋镀金的目的之外,许多人的确同时抱着到西方强国去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宗旨,即如陈毅所说的“转输文明”。预备学校的教师,也几乎全是留法或留比的学生。因此,当时学校里政治讨论的空气十分浓厚。“五·四”前夜的中国,救国救民的主张无奇不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关税救国”??陈毅兄弟俩和同学金满城、杨持正、周光伟、夏时烁、陈中凡等也受这些主义、思潮的影响,经常谈论、争论。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对法国革命的初步了解,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陈毅头脑中渐渐明确,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已成主导方面。

1919年春,陈毅和孟熙在留法预备学校毕业,双双考取官费留学(共30名)的资格。6月1日,他们离开成都,踏上了赴法的征途。这时“五·四”运动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成都,在上海了解到“五·四”的精神以后,陈毅的思想就迅速地转到“五·四”新潮流上来了。

8月14日,陈毅一行登上“麦浪号”从上海起锚赴法,经过了59天的艰难航行,于10月10日到达法国南部的大城市马赛。对于“五·四”前后这一时期的思想演变,陈毅曾这样总结:“1919年6月,我们离开成都到了上海,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中心。在这里,经历了思想上第一次的动荡”。

博主推荐:

旧上海头牌舞女拒绝为日本军官陪舞被杀在舞池  

日寇屠城,强令夫妻脱光表演(照片) 

古代槟榔如何成为男女调情的道具  

开国大典毛泽东和周恩来身后的美女是谁 

苏联绝密档案中的毛泽东江青关系只是家庭主妇  

山西“慰安妇”忆日寇暴行 被糟蹋后爬着上厕所

性感尤物玛丽莲梦露最经典的五部电影

陈独秀与小姨子私奔后为何又分手

毛泽东谈抗美援朝 邓小平会比彭德怀指挥得更好

千古奇冤诸葛亮气死周瑜背后的真相 

徐向前为何最终失去向马家军复仇机会 

对越反击战往事姑娘为打抱不平找战士结婚 

慰安妇口述被日军强迫当“四脚牛”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