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关于“二十一条”披露的详细过程还存在模糊甚至讹传之处。近年来,本文作者在撰写《莫里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的过程中,接触了当时曾任袁世凯政治顾问的外国人莫理循留下的文本资料,其中就有关于1915年日本提出的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备忘录、日记等等。这些成为我们全面认识“二十一条”及其披露过程的新材料。
“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
一、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把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递交给袁世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欧洲列强陷于大战,无暇顾及东方,这为日本在中国进行扩张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日本一方面出兵中国山东,另一方面加紧制定全面的对华要求。外务大臣加藤指示外务部把包括军部在内的各方面的要求综合到一起,最后归纳为5号21条。1915年1月18日下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把日本对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递交给袁世凯,并要求对此事绝对保密。为减少损失,袁世凯政府与日本进行了秘密谈判。由于日本对中国的蛮横威胁,致使软弱的袁世凯政府不敢公开向外界泄露要求的内容。
从莫理循的文件资料中可以看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妄图霸占中国主权的苛刻条件,袁世凯是反对的,认为不能接受,“所要求太无理,令人愤恨”,甚至说:“日军打到新华门也不同意。”尤其是对第五号七条要求,他认为是把中国当成了第二个朝鲜,“各条约多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开议”。袁世凯的这些言论不乏惺惺作态,但多少还是反映了他当时真实的心态。面对列强妄图灭亡中国的蛮横要求,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表现出应有的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态度。
莫理循在1915年2月5日的备忘录中,记下了日本不敢对外公开的第五号的七项内容,同时也对第一至第四号大部分内容也做了记录
虽然几个外国记者都在根据自己得到的消息发出电报,国内报界也议论纷纷,但在1月底,无论是莫理循,还是那几个记者,并不知道“二十一条”的全文内容。莫理循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向全世界公布真相,澄清人们的猜疑,从而达到遏止日本侵略野心的目的。实际上,当时的舆论对中国是比较有利的。但袁世凯政府并未、或者说没有也不敢想到抓住这个时机,回击日本。面对有利于己的时机,袁世凯仍然不敢公开地揭露日本的阴谋。不过,袁世凯政府也深知事态的严重和日本侵犯中国主权的野心。因此,从捍卫中国的主权角度出发,袁世凯只好采取私下透露的方式以争取世界舆论的同情和寄希望于英、美等国的干涉。1915年2月初,他期望通过他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向国外报纸透露真相。2月5日下午,莫理循应邀谒见了袁世凯。回家后莫理循立即整理了一份袁世凯与他的谈话内容的备忘录:
日置益对总长、次长的态度傲慢。他坚持(中国政府)全盘接受(二十一条)。但总统向我保证,决不同意那些条款,即使日军打到新华门也不同意。
备忘录下面的顺序是我自己安排的……
日本的要求:
中国中央政府应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
中日合办警察机关。
中国政府期望由日本保证中国的完整。
日本有权在中国任何地方布教。
所有在中国内地所设日本病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及各岛屿,无论任何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日本将有权修造四条从南昌起始的铁路,即南昌至潮州、九江、武昌、杭州。(总统强调,这样建造的是日本人的铁路,而不是日本人为中国人建造的铁路)
南满洲和东部内蒙古:
(1)长春至吉林(即吉长铁路)的铁路期限展期至99年。
(2)安东—奉天铁路期限展期至99年。
(3)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展期至99年。
(4)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有经商、居住、耕作及其他权利。
(5)未经日本国政府同意,中国不得允准他国人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建造铁路。
(6)日本国臣民在东部内蒙古具有开矿权。
长江流域:
日本国与中国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日本国允准,该公司铁矿、煤矿均不得开采。
(总统解释说,这意味着所有长江流域煤矿、铁矿的开采都受制于日本)
山东:
将德国在山东所有权益让与日本。龙口或烟台至潍县的铁路由日本建造。(总统认真地指出,这与外国在中国建造铁路的条件不符,而是在中国境内的一套日本铁路)
福建:
不经日本允准,不得在福建境内建造船厂、铁路或开采矿山。
中国所有军械均从日本购买,中国如设立军械厂,日本有权帮助中国建立。
在这个备忘录中,莫理循首先记下了日本不敢对外公开的第五号中的七项内容,对第一至第四号大部分内容也做了记录。这些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日本列强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秘密要求的内容。
日本为隐瞒“二十一条”内容真相,制造了两个文本;莫理循建议中国政府拍照复制“二十一条”全文备忘录,从而为揭露日本这种欺瞒世界的卑鄙行为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消息公布后,美、俄、英三国乃电令各该国驻日公使向日本外务部要求,希望获知中日秘密谈判的内容,尤其是日方的条款。日本迫于国际压力,乃将其中较为普通的11款以正式文书通知各国,但仍然隐瞒第五号内容。由于日本向欧美列强公布的条款没有损害他们在华利益,因此,报刊舆论对欧美列强产生的影响没有达到袁世凯政府所希望的效果。于是,袁世凯与莫理循不得不采取新的方式,这就是将“二十一条”全部文本交与美、俄、英等各主要使馆,试图继续引起他们的重视。2月15日,莫理循终于得到了“二十一条”全文英文译本,并积极努力地将日本灭亡中国的全部要求公布于世。“二十一条”要求曝光后,日本仍企图欺瞒欧美各国,同时,日本报纸对莫理循大加攻击。但是莫理循并未停止对日本侵略野心的揭露,他还积极地向中国政府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比如中国政府采纳了他提出的一份由官方拍照复制“二十一条”全部文本的备忘录,从而保留了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确凿证据。
1915年5月7日,日本向袁世凯政府下达了最后的通牒,5月9日袁世凯政府被迫接受,5月25日正式签订了条约。袁政府接受最后通牒的消息一经传出,国内群情激愤,各城市爱国团体,纷纷集会,誓雪国耻。虽然由于国际压力迫使日本删去了对各国有威胁的内容,但是所签订的条款中都有严重侵犯中国利益和主权的内容。
因此,从“二十一条”披露的过程来看,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有确凿根据、不容掩盖的历史事实。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也作了一定的抗争,加上英、美等国列强维护自身在华利益的客观影响,致使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未能完全得逞。
博主推荐:
文革中被当众开膛剖肚著名女演员(照片)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