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福宁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三国“连环计”背后的真实历史,曹操为何把船锁一起

$
0
0

曹操准备打江东,但苦于手下的士兵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坐船。庞统为了让曹操的行动失败,同时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曹操很高兴,就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并把这些船称为“连环战船”。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加上铁索传热,结果没多久,曹操的舰队就全军覆没。因在此战中,庞统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庞统名声大振。他对曹操施的计,被后人称作“连环计”。

11fa0007f9bdbae52b62

真实历史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大部分是从北方带来的陆军;小部分才是刘琮送来的水军(也有极小部分,是曹操在许县凿了人工湖训练出来的水军)。

曹操的水军,在船上由水路走,他的陆军却分成两路,分别沿着长江两岸,在陆地上行。

南岸的一路,在赤壁吃了亏。

曹操下令,叫南岸的陆军赶紧全部上船(船也是分为两路,沿着在江中两岸顺流下驶的)。

南岸陆军都上了船以后,曹操叫这些船都驶向北岸,与原来沿着北岸而行的船靠在一起。

原来沿着北岸而行的陆军,这时候停下来,扎营。由南岸而渡过长江,来到北岸的陆军,也接到命令,上岸扎营。

二十几万的大军,当然不能都挤在乌林这一个小地方及其附近。曹操即使笨,也不致笨成那个样子;况且,事实上也不可能。

到达的,也当然不是二十几万人全部;只不过是前锋及一部分主力而已。

船,就已经到达的而言,却极可能是被曹操下令;完全靠在一起。而三国演义里说的用铁环结成一片,中了孙刘二方的所谓“连环计”,这个很有可能不是真实的。事实上,船总是要用缆索扣在岸上什么地方的。

船多了,岸上不能有足够多的系缆之处;那末,把若干只船互相扣起来,只要把其中一只的缆系在岸上,就把它们都稳定了。现在的一些渔港里也都是用这种办法来泊船的。这可能就是“连环计”中船被结成一片的原型吧。

赤壁在嘉鱼县的西南,岳阳县的东北。它在长江南岸。

乌林在长江北岸,与赤壁隔水相对。

曹军之所以在赤壁,一遇到孙刘之军,就受到挫败,原因是:第一,孙刘军先到,曹军后到,孙刘军以逸待劳。第二,孙刘军以弱御强,以寡御众,“不战则死”;是“哀兵”。兵法上说:“哀兵必胜”。第三,曹军已经走了许多天的路,很疲乏;而且染了疾病与瘟疫的很多。是什么疾病与什么瘟疫呢?史料上没有记载(可能是消化不良与“恶性感冒”)。

曹操之所以把南岸的部队,都撤到了北岸去,为的是集中在一处,以便重新部署。他也可能是企图诱骗孙刘军追击到北岸来,自投罗网。

孙刘军这一边,未尝不想对撤往北岸的曹军加以追击。然而时机未到,他们自己人数太少,曹军太多。他们必须先使得曹军出了问题,然后才能实行追击。

在当时的战术传统上,要叫敌人出问题,不外是下列几种办法:甲,倘若敌方没有一个具有绝对威权的统帅,而是分别由几个地位不相上下的将军作“联合指挥”。那末,最好的方法是设法叫这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将军彼此不和。用造谣,用写信,用只打这一个将军的兵,不打那一个或那几个将军的兵,等等诡计。乙,分兵攻打敌阵之后或敌阵之旁,敌人所必须前往营救的仓库、营垒、城市,或京城,或同盟小国。这种战术,叫做“伐魏救赵”。外国兵法家称之为diversion。丙,分兵切断敌军与后方的交通线,或是掘堤引水,冲断这一条或多条的交通线,冲坏敌军的阵地或所守的城。

倘若“我军”兵多,敌军兵少,那就可以考虑于决战以前,将敌阵或敌城完全包围;或至少延展两翼,作即将包围或即将绕入敌后的姿态。

​最后,才有决战。决战可以用全线冲进的方式,也可以用“两翼包抄”,或只打中央一点(中央突破),或左右两旁的任一点。或是把“我军”移到敌军之旁,对敌军侧击;或是引诱敌军先出动或先行军,然后予以侧击,夹击,或“切为数段”。

博主推荐

女护士忆许世友,患肝癌后还躲卫生间喝茅台

林丹被曝出轨的神秘女星赵雅淇火辣私房照

刘涛、董文华等25位大明星青涩老照片,萌翻啦!

二战德国女间谍用身体送假情报,弄死苏联三大元帅?

娶走第一姐妹花的两个三国风流少年

诸葛亮借东风背后秘密,实际上用的是奇门遁甲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