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福宁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陈宫捉放曹操背后真相,罗贯中犯了一个致使失误

$
0
0

《三国演义》给予陈宫的评价是:“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e8f000630b1e46ee05e陈宫,是京剧《捉放曹》的主角。剧中说他是中牟县县令,曾经捉住曹操;捉住曹操以后,知道了曹操是反对董卓的一位忠臣,便把曹操放了,挂印弃官,陪曹操逃亡;在逃亡的中途,见到曹操忍心杀害吕伯奢的全家大小,十分后悔,便不再跟曹操一起走,分道扬镳。

然而,正史《三国志》里并没有单独为陈宫立传,陈宫的事迹只是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以及裴松之注《典略》中有所提及:“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接.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在史学家眼里,陈宫是一位刚直壮烈的名士。

现存的间接史料,只告诉我们,放曹操的是中牟县的一名功曹(科长),不是县令;这位功曹是否姓陈名宫,史料不曾交代。

史料所交代的,是陈宫于曹操作了兖州牧之时,也作了兖州东郡的太守。似乎陈宫不曾于陪同曹操逃亡之时,中途与曹操分手。倘若分了手,他如何能在曹操得意之时当了东郡太守呢?他似乎也不曾见到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吕家在中牟之西,不在中牟之东;曹操由洛阳来,只能先经过吕家,后到中牟。

我们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名著,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其实并不是罗贯中一个人,他是历代文人和说唱艺人集体智慧的硕果。

只不过,罗贯中先生是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但是,为了情节精彩的需要,罗先生也常常牺牲地理上的常识。

比如关公的过五关斩六将,现在就被质疑不可能,我个人完全赞同行走路线有很大的纰漏。

刘备在袁绍处,在东北边,你关羽往洛阳方向一路奔跑,那是完全跑错了方向了。

陈宫捉放曹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你曹阿瞒在中牟县被义薄云天的陈公台给释放了,公台还毅然放弃官职,跟随逃犯曹操闹革命。

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然而,突然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陈宫有栋梁之材”,这样的两个人,两个智商高于常人的人,忽然如中邪似的,不赶快往东,往陈留狂奔,摆脱危险;反而逆行向西北,直奔成皋,曹操和陈宫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啊!

那么,他们俩不去陈留,反而去成皋,要干什么呢?

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做完!什么事?

杀吕伯奢一家啊!

哈哈!

所以说,罗先生常常为了情节的精彩,情节的扣人心弦,要刻意牺牲或忽略地理常识。

这样一分析,《捉放曹》的来龙去脉,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了,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一直很感激任伯达的原因,把自己的从妹都嫁给任峻。任伯达过世后,曹操为他“流涕者久之。”

除了任峻自身的能力外,中牟县仗义释放曹阿瞒,等于给了曹阿瞒第二生命,曹阿瞒也是个情商很高的奸雄,自然不会忘记任峻的恩德。

那么,陈宫呢?

陈宫有帮助过曹阿瞒?我们说有,而且也是大大的帮助,关于这一史实,大家都很熟了,吕布破败后,曹操是很舍不得杀陈宫的,甚至把陈宫的老母亲都搬出来,想打动陈宫,然而,“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

陈宫和曹操没有深仇大恨,完全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概念完全不同,使两个人终于形同路人!

历史的特性之一,是它的“不可深考性”。没有一件历史的事实,曾经留下了全部的史料,在留下的局部或零碎的史料之中,又每每由于来源不一而互相抵牾,再加上传写史料与传说史话的人,自然而然地加油添醋或张冠李戴,于是当年的真相就越传越失真,越模糊,甚至越来越胡扯,越颠倒。小事如陈宫之捉曹放曹,或捉曹、随曹、叛曹,大事如曹操之何以在赤壁战败,都会成为后世历史家的难题。

博主推荐

毛泽东为何要把老上级李立三逼上绝路

张春桥出狱后评价邓小平和改革开放 一匹老马往回走了

陈云评林彪 他垮台前四野尾巴翘到天上

山西第一美女盖山西侯冬娥惨遭日军蹂躏一晚遭50人

揭秘这些年轰动京城的那些杀妻案(照片)

三国中最会装B的一个人为何最终得了天下

让胡宗南苦恋一生的女人竟是戴笠的情妇?(照片)

罗衫半露胸的唐朝时代女人的领口到底有多底

太监忆婉容皇后澡堂私密事 脱光衣服任人“摆弄”(图)

二战美军性侵妇女为何不用暴行 女孩自动送上门

台湾第一名模林志玲称丁字裤穿反难受(照片)

张柏芝与陈冠希床上激情尺度最大的艳照门(照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