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看到的多是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李瑞环同志在自己的论著《务实求理》中披露了自己当木匠时的生活。小编部分摘录并配上环球人物记者的专访,以飨读者(标题均系编辑添加)。
1982 年10 月11 日,李瑞环(右一)参加引滦入津工程明渠开挖义务劳动。
14岁开始织布,17岁到北京做小工
中央决定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我欣然接受,我认为这是中央对我的关怀。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我就这样从一个普通的木匠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
我当工人15年,包括做班组长、施工队长、突击队长,都是不脱产的。在基层企业做领导8年,在局级岗位干了8年,在部一级即天津干了8年,在中央工作了13年。加起来,我总共从事各级领导工作37年。
我这样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普通的木匠,能在领导岗位工作这么长时间,能被提拔到这么高的职位,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有人说这是空前的,即使不会绝后,起码也是少有的。我常想,过去在像我这样职位上工作的都是些何等的人物!我是跨三届的政治局常委,两届政协主席。许多革命前辈出生入死、战功显赫,建国以后或默默无闻,或职位不高,当将军、当部长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每当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唯恐因为自己的不足或不慎,给党和国家的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1987 年5 月5 日,李瑞环(右)参加天津平房改造工地义务劳动。
上了6年小学,实际上也是断断续续
对中央要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地接受,痛痛快快地响应。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我“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我认为这是对我的鼓励。对我来讲,退下来是一种解脱。地位高高,贡献小小,责任大大,常感不安。平稳地结束这种如履如临的生活,过几年平常人的日子,是件难得的好事。我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表示,保证对新班子支持拥护,绝不干扰;希望有一个安全、安闲的生活环境,以便安度晚年。
我没读过几天书。大家看我的简历,没有专门上学的经历,不像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哪年中学,哪年大学,哪个国家留学。说我是上了6年小学,实际上由于家境贫寒、要干很多农活,那6年学也是断断续续。
我很小就喜欢书,到处找书看,亲戚、邻居的书,我总能想方设法借来看。记得有一年春节,我才十几岁,母亲叫我担两捆楂子去城里卖,然后买几根油条回家包饺子过年。我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头儿在卖一套书,书的名字叫《巧合奇缘》。我一问价钱不贵,就用卖楂子的钱买了这套书,很高兴地回家了。到家之后,母亲问我油条在哪里,我说钱买书了,母亲非常生气,说过年没有油条,怎么包饺子。她拿起笤帚就打,我光着脚往外跑。腊月三十晚上,屋子外面很冷,我有个当家大嫂把我叫到她家,用被子给我暖脚。夜里,母亲还是把我找回去了,她拉着我的手,掉着眼泪说,妈妈知道你喜欢书,喜欢书是好事,可是咱们家哪有钱给你买书呀?
大街上捡树杈做家具
1934年9月,李瑞环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县(2001年撤县设区)霍各庄镇陈家口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曾回忆说,自己从小就干过许多农活。“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后来,李瑞环成为北京第三建筑公司的一名工人。
在我国传统木工技法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叫做“放大样”,即在制作复杂物件时,先将图纸上的小样等比例放大,绘制到一张几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木板上,再依葫芦画瓢干活。因为费时、占地,李瑞环请教了不少人,希望能在工作中规避掉“放大样”这个环节。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掌握三角、几何、代数这些数学知识,就有可能推算出来。于是,从1958年起,李瑞环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相关知识。
那年夏天,人民大会堂工程指挥部交给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一个重活儿、急活儿,要求务必在8天内制作一段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当时,李瑞环是突击队队长,他知道没时间找大片空地“放大样”了,硬是研究出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顺利完成任务。木工行内向来有“放样技术高不可攀,不放大样除非鲁班”的俗语,从此大家管李瑞环叫“青年鲁班”。在做木工的十几年里,李瑞环研究出100多项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965年,李瑞环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其间,他参与了沙发的设计:改进靠背设计,使它靠起来更舒适;并通过对支撑腿的改造,令它放置更稳固;将扶手改为全木质,色调也相应变浅……
1966年至1971年,李瑞环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苦难的岁月中,他重操旧业,用扫大街捡来的树杈和别人不要的劈柴做材料,手工拼接成沙发、餐桌、凳子、写字台等26件家具。有时候,仅一件就得用800余块劈柴。这一时期,李瑞环做的家具主要由深浅两色木料拼接成菱形花纹,远远看去如同手工绘制般工整,只有走近仔细观赏,才会发现拼接时留下的微小缝隙,但用手摸上去非常光滑,完全没有痕迹。
博主推荐:
微信号:hcwwx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