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拍摄于五六十年代的“老北京”照片,呈现了昔日的北京风情,最早拍摄于上个世纪初,是从储存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近500多万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
1966年1月,中央歌剧舞剧院农村演出队在北京延庆县香营公社的土台上为社员们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断(新华社记者 王刚法摄)
1950年10月1日,首都各界40余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周年大会。图为少年儿童队的游行队伍行进在长安街。当时天安门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还赫然屹立,它们在1952年被拆除(新闻摄影局 丁一摄)
1958年4月19日,北京大规模全面围剿“四害”之一的麻雀。另三害是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是益鸟,当年被“冤枉”了,后来逐渐被“平反”,而先后以臭虫、蟑螂代替。这是北京市民在夜间上房顶轰赶麻雀
1955年3月,政府发行新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为群众兑换新人民币(新华社稿)
1960年,北京新开路缝纫厂、南官房皮件厂等街道工厂的工人,利用假日在崇文门附近的城墙上开地播种萝卜等秋菜(新华社记者喻惠如、孙永盛摄)
1956年11月,农民在北京西郊海淀镇泄水湖自由市场上出售鲜鱼。注意木头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那时就有“牛皮癣”(新华社稿)
1951年10月,北京市前门往来城乡间的车辆,交流物资(新闻摄影局资料 王纯德摄)
1957年4月,人们在北京蟠桃宫庙会上观看拉样片。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北京都要举行蟠桃宫庙会。会期从初一开始,历时5天 (新华社稿)
1951年3月,北京广安门外肥料厂,自1950年7月全国合作社工作者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及郊区供销社根据会议精神和供销社的具体情况开展调整工作。图为工人将粪便用马车运到北京广安门外肥料厂(新闻摄影局资料 丁一摄 )
1962年1月,北京逛春节厂甸市场的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大串糖葫芦(《大公报》记者摄 中国照片档案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