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英勇善战,曾经两次荣获中革军委颁发的红星奖章;他军政兼优,先后和胡耀邦、杨得志、杨勇、萧劲光等搭档过;他出身农家,本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放牛娃,却成为毛泽东货真价实的学生;他人到中年才接触海军,却让毛泽东放心:“管海军靠你!”,当然,这些还不够,1959年见他一个人带着一群小孩不容易,毛泽东还亲自张罗,为他找了一个小20多岁的妻子——
苏振华和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时期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开国上将苏振华!
1959年国庆节晚上,苏振华带着儿女们到天安门城楼看焰火晚会。大女儿、大儿子走在他前面,他一手抱着小儿子,一手牵着小女儿,另外两个在他身后拉着衣襟。上城楼时,遇到了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王光美一把抱过苏振华手里的小孩叹息道:“老苏啊,真的难为你了,又当爹又当妈,这不是办法啊。”
这事被毛主席知道了,主席特意找到苏振华,对他说:“一定要找一个,找个合适的。”主席还发动大家帮忙找。1959年秋,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在大连召开。晚上,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一位年轻女演员映入了苏振华的眼帘。她就是在电影《红珊瑚》中扮演过角色的陆迪伦。当年她才24岁。
苏振华说:“我是毛主席的学生,这不是乱拉关系,这是真正的师生关系!”
1936年6月1日,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旧庙堂前红旗招展,“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一期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宣布:林彪、罗瑞卿分别担任校长、教育长,由他本人兼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红大第一期分三个科,第一科大都是红军师、团以上干部,有林彪、罗荣桓、罗瑞卿、苏振华、刘亚楼、张爱萍、彭雪枫、杨成武、谭政、王平、黄永胜等38人,他们平均年龄27岁,平均每人身上有3处伤疤。时年24岁的苏振华,能够置身这个群体,可见他在红军中的地位!
1936年7月初,国民党军第86师高双成部袭击瓦窑堡,红大被迫移驻陕北偏僻小县保安县(今志丹县),县城外几十个没人居住的石洞成了红大300多名学员新的校舍。那时,红大的学习条件是极其艰苦的,没有课堂、没有凳子、没有课桌!不过,困难没有吓倒苏振华他们,他豪迈地说:“雪山、草地、腊子口,穿着草鞋照样走,这点困难怕什么!”
苏振华出身农家,吃苦受累习以为常,他文化程度低,因而对学习抓得很紧:教员授课,他能记的就记下来;因识字不多记不下来,就牢牢记住。除了听课,他就是刻苦自学,石洞里很暗,他便走到洞外枣树下看书,看书累了就和战友们漫谈讨论。最终,苏振华以惊人的毅力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顺利学完规定的政治理论和军事课程。在红大的一次集会上,毛泽东曾公开表扬:“工农分子很多人是没有多少知识的,但是通过努力变得有知识也是可能的。我看,苏振华同志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1957年3月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海军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代表,照片前排左起:谭政、萧劲光、粟裕、毛泽东、贺龙、甘泗淇、苏振华、罗舜初
由于毛泽东是红大的兼职教员,苏振华曾经激动地说起:“我是毛主席的学生,这不是乱拉关系,这是真正的师生关系!”
历来说,“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1937年1月,林彪、罗瑞卿奉命把红大迁到延安创办第2期。因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原来计划的红大第2期自然而然地称为抗大第2期,共招收学员1000多名,编成14个学员队,知名的有陈赓、罗炳辉、杨得志、余秋里、胡耀邦、张震等,苏振华担任第五队队长。同年8月1日,抗大第3期开学,共招收学员近1300人,知名者有王树声、许世友等,全校编为三个大队,苏振华担任政治大队大队长。在延安,在抗大,苏振华逐渐成为知名人物,他的教学管理经验更加丰富。
1938年4月16日,抗大第4期开学,共招收学员5600人左右,相继编为八个大队。当时,八路军、新四军干部学员集中在第一大队(军事大队),苏振华担任大队长,胡耀邦担任政治委员。由于本期学员人数猛增,延安的校舍更加容纳不下,苏振华、胡耀邦带领第一大队迁驻瓦窑堡。
第4期开学当月,苏振华和胡耀邦就一鸣惊人:他们学习苏联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1935年8月30日夜,苏联顿巴斯的年轻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通过劳动创新把生产率提高13倍!于是,苏联在全国范围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史称“斯达汉诺夫运动”)的经验,结合抗大的具体情况,领导第一大队掀起了“斯达汉诺夫运动”的革命竞赛运动。据《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记载,“这次革命竞赛运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全大队教职学员的革命积极性,克服了一些同志的拖拉、懒散作风,对于推动教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罗瑞卿副校长得知后,十分重视,立即率校机关工作组前往第一大队深入调查研究,并很快在全校推广第一大队开展革命竞赛运动的经验。”这次全校规模的革命竞赛运动持续了约一个月,诚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所说的,“通过革命竞赛运动的开展,抗大总结出一套适合青年特点和学校实际的工作经验。这些成功经验,为抗大以后开展革命竞赛,推动教学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9年1月28日,抗大第5期正式开学,学员总数近5000名,学员编为5个大队,苏振华继续担任第—大队大队长。4月9日,抗大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苏振华作为20个优秀行政领导干部之_受奖,他领导的第一大队作为9个先进单位之_受奖。
博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