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5岁复出,有人称他归山之虎,而他却感叹给我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1984年4月30日晚,国防科工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胡耀邦(左)向张爱萍祝贺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张爱萍复出,出任国防科委主任后曾多次大声疾呼“抢时间”,他何尝不知道头上高悬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呢!1975年4月21日,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召开东风5号和东风4号方案论证会。张爱萍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他说:“今天这个会议,我想给它取个名字,叫‘抢时间’。我们曾有过时间,但失掉了,现在你们要帮我把它抢回来。”
这次会议根据张爱萍提出的抢时间的要求,确定了一个“三步走”计划:1977年前拿出东5、东4;1978年拿出潜地导弹;1980年拿出通信卫星。重点是,1977年前拿出射程为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这个计划,比1965年8年4弹的规划推迟了4~5年。1977年张爱萍将军再度复出后依据这个计划,提出“三抓”任务,但时间上又推迟了3~4年,就是说,延误了7~9年。对此,张将军儿子感叹:看过一些经济学家写的文章,说“文化大革命”在国防尖端上取得很大成就。真令人费解,难道还要用这种忍辱负重的痛苦经历给“文革”贴金吗?
当时,有三个关于卫星的方案,侦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张爱萍拍板第三方案,即卫星研制以通信卫星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关。他说,“专门给它成立一个局”,国防科委给我盯住管住它,要“管好管到底”。
安排好卫星后,张爱萍又马不停蹄地从新疆到陕西再到四川跑了一大圈,和打仗一样,他必须亲临一线督战。
1975年10月27日9时,我国的第17次核试验,也是第二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张爱萍写诗道:“任尔金刚能炸!”
随后是七机部所属717厂,接着又飞067三线厂。他呼吁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们抢时间,抢速度,为1977年拿出洲际导弹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看着这个拄着拐杖的65岁老人的背影,随行的人都说:归山之虎!
抢时间。真的只是像张爱萍在会上讲的那样,因为“文革”,我们失掉了太多的宝贵时间吗?儿子问父亲,他说了句心里话:“我知道,他们给我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我必须抢在他们前面,把卫星在今年打上去。” 资料整理自张爱萍将军儿子的回忆文章。
博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