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最血性的中国老百姓,配合军队挖地道强攻日寇
都说小鬼子攻打中国的时候,中国军队只知道逃跑不知道抵抗,老百姓也是一盘散沙,甚至帮日本人来打自己的军队。可是在我们今天的故事中却发现了令人动容的一面。面对家园的陷落,同胞受辱,中国军人不甘心,老百姓也不服气。他们拿起武器,和鬼子展开了生死较量。
1937年10月24日,河北成安县城失守,之前驻守成安的29军为保存实力主动退出,驻到了城南金山、刘家庄一带。29军的其他部队也都驻在成安东面魏县和广平县一带。成安县的各路民团集结在城东路固村,自动成立了军民司令部,其首领是王天直、张志和、白俊、史布堂、许殿邦等民团负责人。从城内逃出来的群众,向军队和地方民团哭诉日本侵略军在城内大屠杀的种种暴行,要求他们为死难群众报仇。
29军中的广大爱国官兵和地方民团,听到同胞惨遭屠戮,无不义愤填膺,决心拿下成安,为死难乡亲们报仇雪恨。刘汝明派了一个旅,与成安民军千余人主动配合,计划以炮火作掩护强行登城,但考虑到我军炮少、炮弹也不多,如果和敌人实行弹药消耗,我们要吃亏。经反复研究决定,成安民军作城外包围警戒,重点放到邯大公路。29军抽出身强力壮的三个连的战士,从城东北角的小东门处挖地道向城内突进。
工兵在11月5日黄昏开始行动,11月6日(农历十月初四)拂晓以前地道挖通。次日凌晨,英勇的队员们个个手持大刀穿着短裤和背心,腰间别着手榴弹,有的赤着膀子摸进城里。鬼子还在平民家里睡大觉,我军摸入,手起刀落,把侵略军杀得血肉横飞。天亮以后,敌我双方逐房逐院地展开白刃战。我英勇的战士越战越勇,日军支持不住了,一部分退到东街老当铺庄上(其庄墙高如城),一部分退到西北肥乡县杜汤堡一带待援。在邯郸的日军司令部得到报告,急从邯郸、肥乡、永年三具调集援军支援成安日军。
这些鬼子到达成安后,与我在城外的一个旅(缺一个营)和民军展开激战。日军的炮兵比我军多,我军民死亡较大。退到肥乡县境内杜汤堡的鬼子,看到大批援军赶到,又杀回城里。城内城外都在激战。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左右,日军炮火太猛,我军炮火抵挡不住,伤亡越来越大,便甩开了敌人,且战且退。在城内的我军孤立无援,陷于苦战。到了下午5时,29军营长率突围的100多名战士退到城外,城内还有40多名战士未及撤走,被日军封锁在城东北角姓田的东屋(现在招待所东边)。日军喊话,要他们投降。我军痛骂日军侵略中国罪恶滔天,并庄严宣誓决不投降。日军一面攻击,一面偷偷地弄来了柴禾把房子点着。我42名战士全部阵亡。
1937年的成安城,中国军民的反攻虽然最终失败,但让小鬼子看到了国人顽强的一面。同时也让小编读懂了一个道理。当年鬼子铁蹄下的中国,不管是军队还是老百姓,缺少的就是有组织的反抗。面对凶残的敌人,一个人,两个人的反抗虽然很有血性,但作用不大。但如果是一个团队,有组织的反抗,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他们都有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