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鎏回忆,当时周恩来对“批林批孔”运动中被江青点名批判的中联部部长耿飚说:“人家打你,你不要倒;人家赶你,你不要走;人家整你,你不要死。 ”
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七爸周恩来》,作者周尔鎏是周恩来的侄子。他在书中回忆了周恩来在文革时期的部分经历,现摘编如下:
出乎意料
在周尔鎏回忆中,十年“文革”,周恩来一直是被动接受。
书中他写道,1965年,毛泽东提出“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又向地方一些领导人说:“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 ”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已经发出了准备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信号。
“但当时,七爸只是感到毛泽东同其他中央领导的分歧可能愈加厉害,并未料到这场异乎寻常的政治大动乱即将来临。他在1965年国庆招待会致词时还强调:‘现在,我国人民展望无限美好的未来,正在满怀信心地迎接将要在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 ’”
暗箭难防
林彪死后,“四人帮”自1974年初搞起“批林批孔”运动,借古讽今、含沙射影,将矛头指向周恩来。但“七爸在开始时也被完全蒙在鼓里,对这种攻击,毫无所知。 1974年新年伊始,他在向毛泽东书面汇报工作时提出的还是‘批林整风’”。
不过,周恩来很快从这场运动的来势和自己完全被搁在一边的做法中,看出了其中的名堂,不得不为自己的政治处境做最坏的打算,随时准备被点名抛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故意不捅破这场运动的目的,反而是侧身其中绝不轻易撤离岗位,以防“四人帮”夺权。
周尔鎏回忆,当时周恩来对“批林批孔”运动中被江青点名批判的中联部部长耿飚说:“人家打你,你不要倒;人家赶你,你不要走;人家整你,你不要死。 ”
即便如此,还是有防不胜防的暗箭。周尔鎏在书中回忆,“文革”期间,经常有世界各国的马列党书记、主席应邀访华。这些领导人来访时的接见,一般都安排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活动通常是在下午开始,晚宴后再接着会谈。虽然这些党规模较小,但中国共产党为了体现大党小党平等,自王稼祥、康生相继离职后,每次都不得不由工作极其繁重的周恩来亲自接见,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王洪文“四人帮”有时也会参加。
抢占位置
1974年4月,澳大利亚马列党主席希尔来访,周恩来接见后,要合影留念见报。在正常情况下,按照礼宾规格周恩来是政治局常委、政府首脑,应该站在中间。除外宾以外,中国其余参加接待的人员按人数多少、职务级别,分别站在两侧或后排——因为亲属关系,为了避嫌,周尔鎏总是站得离周恩来远一点。
但是这一次,江青竟然站到了前排中间本来由总理站的主人位置,周恩来只好挪位站在了第一排主人的左侧——有礼宾人员告诉周尔鎏,周恩来谦让了一下,江青便顺势堂而皇之地站到中间了。
这张照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给国内、国际都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世界各大报纸,如英国《泰晤士报》、《卫报》等都立即刊出,并配发评论,说中国内阁要改组,周恩来要下台,江青要取而代之。
孔孟之道
周尔鎏记忆中,“四人帮”迫害周恩来是从不放过任何机会的。有一次在宴请外宾的席上,江青突然对外国朋友板着脸说:“亲爱的朋友们,我必须告诉大家,中方在座的人中间,只有周总理念过孔孟之道的书。 ”那时正是“批林批孔”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江青此语明显是告诉外宾,周恩来是“文化大革命”中最重要的斗争对象。
空气顿时紧张,外宾们举起的酒杯悬在了空中。此时,周恩来转向张春桥问:“你看过没有? ”然后又转向江青问:“你看过没有? ”他们相继回答:“没有。 ”周恩来随即若无其事地对外宾说:“一般说来,不仅是我,像张春桥、江青这般年岁的人应该是看过孔孟之道的书籍的。所不同的是,我本人以及有关青年战友在‘五四’时期就提出了打倒孔家店。 ”——当时在场的中方陪同人员都非常紧张,为周恩来的处境担忧,但他镇定自若,继续和外宾交谈。
会议结束后,病中的周恩来步履艰难地缓缓离开福建厅,周尔鎏单独追随过去,听到他轻声嘱咐说:“对孔孟之道还是要进行全面地、合理地、科学地研究分析。以前同你个别谈话精神不变。 ” 周尔鎏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