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7月25日在第4次全国老兵大会上发表讲话,其中两次提到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 27日,金正恩向位于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
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巨大的牺牲。其中死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六十七军军长李湘、五十军代军长蔡正国、三十九军副军长吴国璋、二十三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
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李湘,原名李湘林,1914年2月生于江西永新,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李湘数次受伤,突破湘江时,腿部负重伤不能行走,首长发给他10块银元,叮嘱他“留在当地治病或回家当老百姓”。但李湘在老百姓家只休养了3天,敷上药包扎好伤口,用5块银元雇请了一副担架追上了部队。
李湘是一位百战老将,长征中参加过四渡赤水之战,抗战中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率部参加了石家庄、清风店、平津等战役。
195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又任命他为六十七军军长兼唐(山)、秦(皇岛)警备区司令员。 1951年6月,六十七军受命出征朝鲜前,李湘已先于部队两个多月进入朝鲜。
8月31日,六十七军正式接防金城以南地区沿三八线27公里的正面防务。志愿军英勇抗击,致敌损失惨重。 9月21日,“联合国军”向六十七军阵地发起所谓“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的立体攻势,李湘沉着应敌,指挥部队勇猛回击,歼敌1000余人。
10月13日,美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金城南25公里正面阵地大举进攻。在接下来的十多个日日夜夜,尽管敌人用飞机炸、大炮轰、坦克协同、步兵轮番攻坚,但六十七军官兵在李湘的正确指挥下,英勇顽强地彻底粉碎了敌军的“秋季攻势”,创造了歼灭敌军17000多人的辉煌胜利。
1952年春,志愿军总部命令六十七军在剑布里东线构筑新的防御工事,准备迎击“联合国军”发动的“春季攻势”。
李湘受命后,一面制定作战方案,一面组织部署防疫。而就在战役开始前夕,李湘病倒了。敌人使用的化学武器,使得李湘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但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他的病很快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虽经抢救,仍于发病后的第八天,即1952年7月8日13时牺牲,时年38岁。李湘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入朝作战最严重的事件
蔡正国亦是战功赫赫。他1909年生于江西永新,1929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土城战斗中,他的颈喉肩窝部被一颗子弹击中,在没有任何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他让战友把他按在门板上,用刺刀挑出了弹头。
抗战中,蔡正国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等著名战役。1945年9月,蔡正国担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新开岭、四保临江、兴城、塔山阻击战等。
1950年10月19日,蔡正国等奉命率第四十军参加抗美援朝。 12月26日,蔡正国调任第五十军副军长。1951年3月中旬,第五十军军长曾泽生因回国休养,由蔡正国担任代理军长。
“联合国军”于1952年1月25日开始,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担任正面防御任务的第五十军于27日上午10时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午夜时分,由一五二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英军坦克阵地。随看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第二天清晨,第五十军向英军发起进攻,英军第二十七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
1953年2月下旬,志愿军总部命令第五十军用8天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五十军进入指定地点后,被美军飞机侦察到。 4月12日晚上9时40分左右,第五十军在坑道外军部驻地召开军事会议时,遭到敌军炸弹。其中的一颗正落在开会的屋顶上,弹片四溅,击中了蔡正国。蔡正国由于失血过多,于当晚10时牺牲。
第五十军军部被炸,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毛泽东获悉,立刻为之失声,好一阵,才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摘自老年生活报 作者 颜梅生
博主推荐: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