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福宁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毛泽东强烈反对计划生育背后担忧什么

$
0
0

毛泽东对待计划生育从赞赏对反对,他的担忧是什么呢?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马寅初再次提出新人口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得到毛泽东赞赏。

1957年,周恩来视察北大时与马寅初(左)在一起

1957年4月27日,马寅初在北大大膳厅发表了人口问题的演讲,师生奔走相告。6月,马寅初将《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案正式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7月3日,马寅初在会上作了《新人口论》书面发言。7月5日,《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全文刊发。

“大跃进”的到来是毛泽东的一个思想转折点

巧合的是,在马寅初北大演讲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反右运动开始。1957年7月3日,马寅初作《新人口论》书面发言时,反右运动已经扩大化。因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他才免于被划为“右派”。

7月9日,毛泽东召见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李济深、张治中等党外人士,听取他们对“大跃进”的意见。为遭到批判的马寅初而担忧的邵力子,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张,抓住时间向毛泽东进言,希望毛泽东支持节育,毛泽东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以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但又应付了一句:“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195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大跃进”口号,各地放卫星,导致毛主席错误判断,甚至认为:“现在看起来搞十几亿人口也不要紧,把地球上的人通通集中到中国来粮食也够用。”

1958年2月,在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马寅初和邵力子两位先生再次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但已经与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合拍”。“大跃进”的到来是毛泽东的一个思想转折点。毛泽东陶醉于“大跃进”的喜悦之中,以为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他的预见,“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人多力量大”的著名观点,指出:“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回顾毛泽东的人口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贵和人定胜天。在写于1949年9月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他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建设时期的毛泽东依然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和作用。

1956年,毛泽东说:“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毛泽东还说:“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对周恩来等人从1956年以来“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3月,毛泽东在成都主持召开了中央会议,省、市、自治区的党委书记们都被发动起来。举国上下的高昂情绪,又激发和感染了毛泽东。4月15日,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一个月后,中共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通过了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通过了提前五年完成农业发展纲要,还通过了“苦干三年,基本改变面貌”等口号。

正是在全国“大跃进”、人多好处多的浓浓氛围中,节制人口的声音被淹没了。为了扫除“大跃进”的思想理论障碍,毛泽东批判了党内外“反冒进”主张的理论依据—马寅初先生按比例发展的“综合平衡论”,“新人口论”则是综合平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60周年庆祝大会上,陈伯达到会突然发难,说:“马老要作检讨。”5天后,《光明日报》等紧跟其上,掀起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经济理论的高潮。7月1日康生到北大作报告,说批判马寅初是根据毛泽东的部署发动的,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们北大出了个‘新人口论’,它的作者也姓马。这是哪家的马啊?是马克思的马呢?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是马尔萨斯的马。”冷眼相对的马寅初最后则大声反驳:“我马寅初是马克思的‘马’家!”至此,矛盾公开并激化。当时,全国到处宣传毛主席“人多是好事”的观点。

1959年后中苏关系破裂,全党全国开展“批修运动”并准备打世界大战,甚至声称6亿人口死三分之一仍然是大国,既然要打仗,人多就是重要资源和实力。马寅初主张节制生育的人口理论自然就同毛主席的人多好处多论大相径庭了。

博主推荐:

揭秘古代后妃殉葬如何处死?              毛泽东怎样对待自己的三位前妻 

古代女犯刑前先失去处女身(图)      邓小平前妻惨死前苏联内幕  

文革当众开膛剖肚女演员(图)          清末妓院头牌姑娘有哪些技能 

毛泽东派在林彪身边的线人谁              张玉凤与毛泽东不能说秘密 

周恩来眼里的中国第一美女(照片)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淫诗 

“军神”刘伯承和三个妻子的传奇        日寇对中国妇女暴行罕见老照片 

国军16岁军妓每月接客千余次(图)   梅兰芳娇妻下嫁杜月笙内幕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