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福宁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1966年刘少奇顶撞毛泽东后叹 无非是下台

$
0
0

1966年8月4日,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小会上,毛泽东大发脾气,严厉批评刘少奇他们害怕群众,刘少奇忍不住当面顶撞:“革命几十年,死都不怕,还怕群众?!”毛泽东批评派工作组是镇压群众运动搞专政,刘少奇又当堂抗辩:“怎么能叫专政,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的。”而且决心反抗到底:“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这是刘少奇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毛泽东发生正面冲突。

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举行林彪成为接班人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主持了会议。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74人,候补中央委员67人,47人列席了会议。全会原定议程是讨论和批准八届十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关于国内国际问题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措施,讨论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审议并批准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人事变动的决定。由于毛泽东在4日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尖锐地批评了刘少奇派工作组“镇压学生运动”的“路线错误”,全会即转入批判刘少奇,议程因而转变。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7日全会印发。在此张大字报里,毛泽东再次严厉指责6月上旬派工作组以来的“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并要人们联系所谓“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

大字报虽未点名,但明显地是针对刘少奇,并且明确提出在党中央有个“资产阶级司令部。”8日,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规定:“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构。”

“党的领导要善于发现左派,发展和壮大左派的队伍,坚决依靠左派”;“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闯将”;“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了大鸣大放”;要扫除“四旧”;“不要怕出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十六条》的通过,正式确认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指导方针。9日,由《人民日报》正式公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会11日印发了林彪5月18日在中央政治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2日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政治局常委。林彪名列第二,成了毛泽东的接班人。全会没有重新选举主席和副主席,但刘、周、朱、陈(云)的副主席职务,以后不再提及。这次中央全会使“文化大革命”更加合法化,并进一步得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会后,“文化大革命”就全面发动起来了。(本博客所有内容均经过博主福宁客精心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揭秘八路军如何处理日本女战俘        江青和康生不为人知的一段往事

    “永乐大帝”活剐三千宫女内幕        古代女性靠什么解决生理需要 

    60年代日本美女裸体刺青现场(组图)  古代女子三寸金莲背后的性密码(照片)

    毛泽东在延安时不能离开的一个女人    张春桥在上海选秘书:老实说我是想找个伴 

    毛泽东批康生说裸体模特不要不行      杨贵妃嫁给唐玄宗时早已不是处女

    志愿军情报参谋揭秘毛岸英牺牲真相    毛泽东杨开慧婚姻背后的秘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0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