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一张《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的照片,将其引入公众视野。当时的报道如此描述: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有一个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的服务员,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
王效芝: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1970年,年过三十的李讷下放到江西进贤县“五七干校”,后和干校内部招待所服务员徐宁结婚,生有一子徐小宁。但是两人性格、思想差距太大,最后正式办了离婚手续,孩子归李讷抚养,易名李小宇。1984年,李讷与毛泽东延安时期的警卫员王景清结婚,儿子再次易名为王效芝,效仿外祖父毛润之的意思。王效芝是毛家第三代后人中最小的一位,也是最为低调的一位,很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他的名字第一次见诸报端还是1990年亚运会期间,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一张《毛主席外孙在亚运村》的照片,将其引入公众视野。当时的报道如此描述:在运动员公寓10号楼里,有一个默默无闻,但威信很高的服务员,他就是毛泽东的外孙王效芝。18岁的王效芝是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学校的学生,自1990年5月份起由学校组织和同学们一道到亚运村服务以来,他就一直在10号楼里任副领班。虽然是毛泽东的外孙,但在工作中,他却从不搞特殊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学和运动员的赞扬。“你对外公有什么印象吗?”作家简妮曾指着家中墙壁上毛泽东伏案疾书的一张大幅照片问他。“几乎没有,那时我太小,只有二三岁。”王效芝继承了毛家自尊、自强的个性。16岁初中毕业,他选择了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独立生活道路——报考外事服务职业高中。“对我的选择,妈妈似乎不情愿,我想她有想法,这不奇怪。但我有自己的热情,我不会甘心当一辈子服务员的,我要干得很出色,当领班,当经理,也许当企业家,说不准。但我不会从事政治,我和我外公、外婆、妈妈走的不是一条路。”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他第一个改变了毛氏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专业选择,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职高毕业后,王效芝在北京饭店担任礼宾部服务员,后任经理,工作十分出色,很受上司欣赏。现在,他经营着自己的企业,正在朝着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前进。毛泽东的4位孙辈都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没有一个涉足政坛,却不约而同地把传播红色思想、发掘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政治吗?”(本博客所有内容均经过博主福宁客精心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