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月30日,中国版《天鹅湖》在北京天桥剧场公演。这是北京舞蹈学校的孩子们的辉煌亮相,也是芭蕾舞艺术在中国的空前启蒙。当时剧中领舞的白天鹅,就是著名演员白淑湘。
一年半后,1959年12月31日,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这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
那时,这群跳芭蕾的孩子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1955年就进入北京舞蹈学校的赵汝蘅记得,上世纪50年代,几乎每个周六,他们中都有人被团领导指派,到北京饭店七楼跟中央领导人跳舞。这些领导人,包括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陈毅、李先念“跳舞间歇他们会和我们聊天,关心我们的生活,嘱咐我们要多喝豆浆保持身材他们很亲切,没架子,后来都认识我们了,叫得出我们的名字。”
《天鹅湖》是中央芭蕾舞团在那个年代的巅峰之作。一部欧洲芭蕾舞的经典,直接拿到了毫无芭蕾文化传统的中国观众面前,许多中国人——包括从朝鲜前线回来的志愿军战士,面对着穿着短短白纱裙的小天鹅们,根本不敢正眼去看。
“他们当时那么窘,你们是什么感觉?”
“我们就是觉得挺好笑挺好玩的。我们这些芭蕾演员,实际上在演艺界中是最朴实的一群。我们整天就想着怎么玩命把舞跳好,没什么别的想法。”
还是在舞蹈学校读三年级时,赵汝蘅已开始参加《天鹅湖》的排练,1963年,她也成了《天鹅湖》中的白天鹅。“那应该是‘末代天鹅’了,到1964年就不让跳了。”
那时,中国的政治氛围越来越紧张,苏联早已变成“苏修”,苏联人带来的《天鹅湖》自然也在批判之列。中央芭蕾舞团不再是备受优待的特区,他们像全中国人民一样,深深卷入到政治风云之中。团员们上山下乡,奔赴厂矿农村为工农兵演出。“50天里,徒步背着行李,走到一地就搭台演出,那对我的脚伤害得挺大的。”赵汝蘅回忆说。
这是全世界芭蕾舞界都没有见过的奇景:冰天雪地里,芭蕾舞演员们在脚几乎冻僵的情况下,在露天土台上跳着脚尖舞。
这个时候的中国芭蕾,已不见了王子公主,柔弱的天鹅都变成了坚强的女兵。
1967年6月15日,中央芭蕾舞团在民族宫礼堂上演《红色娘子军》,赵汝蘅出演琼花。她的脚趾关节在演出中突然错位,倒下了。赵汝蘅永远忘不了这一刻。“一下子就断了你的梦想,一下子就不能跳了。”
接下来,是手术,休养,又是手术。周恩来亲自过问了赵汝蘅的治疗。但到了1972年,《沂蒙颂》彩排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站不起来了。骨头错位,每站一下,就听得骨头响一声。“我有五年不能提这个情景。现在也不愿提。”
赵汝蘅从此再没上过舞台。那年,她28岁。
受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农村演出时受到的伤害,也有训练和自己身体上的原因。对于赵汝蘅来说,受伤给她最大的打击是:如果不跳舞了,该干什么,还能干什么?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