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军的猖狂进攻,要塞司令刘振铨临阵退缩,辞职脱逃,跑到南京去了,并公函致翁照垣说,要滕久寿奉命督战,滕久寿暂代要塞司令职务,遇事听翁旅长指挥。滕久寿很清楚,面对从海空两面夹击、军力和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日军,滕久寿孤军奋战必然凶多吉少,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军人,他不可能有另外的选择。
1932年1月28日,将近午夜时分,鲁迅正在上海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自己的寓所中伏案写作,突然之间电灯全部熄灭,公寓陷入一片黑暗。许广平后来回忆说,他们凭窗观望,但只见对面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大院子里人头拥挤,放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鲁迅和许广平正疑惑间,忽然看到从院子里出来了许多机车队纷纷向南而去,走的是急促紧张。不久,他们便隐隐听到南面枪声由疏而密,跑到晒台上,还可以看到红色火箭穿梭般在头顶掠过。直到此时,鲁迅和许广平才知道“战事已迫在眉睫”,而他们恰巧亲眼目睹了“一·二八事变”之中,日本海军陆战队出动的全过程。
日本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一路900人进攻北火车站,一路700人攻天通庵车站,另外还有1600人,以装甲部队掩护,对闸北地区展开袭击。除了进攻上海城区,吴淞要塞也是日本人势在必得的战略目标,不过,大敌当前,要塞司令邓振铨却临阵辞职,跑到南京去了。参谋长滕久寿临危受命,担负起守卫要塞的大任。滕久寿是贵州人,是何应钦在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的弟子,也是黔军之中的年轻才俊。
2月4号,中日淞沪大战已经开打了七天,日本各路进攻已在受挫,在吴淞要塞也一样没有占到便宜。这一天上午十点左右,日本十余艘的战舰,在黄浦江口外来回移动,企图向吴淞要塞的炮台进攻,并趁势登陆。在炮台督战的滕久寿下令,向敌舰瞄准射击,一时炮声大作,双方互相发炮,愈战愈密,激烈的程度前所未有。就在炮战激烈对峙之际,日本派出二十余架的战机在炮台上空轮番轰炸,掷下了炸弹无数。激战约两小时后,吴淞全镇几成火海,炮台内到处都是一两丈深的炮弹坑。此时此刻,滕久寿是岿然不退,坚守阵地,指挥剩余炮火奋力还击。
猛然间,一枚弹片击中了滕久寿的左臂,随身的护兵要他暂时退避,滕久寿拔枪怒喝道,“我辈军人,负有保家卫国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话音未落,滕久寿又被敌弹击中,整个右手刀切一般的被弹片削断。紧接着,又一枚炮弹爆炸,弹片直接穿透他的胸腹,滕久寿壮烈殉国,时年33岁。他也是中日对决之中战死沙场的第一位中国将军。
2月4号,日军对中国军队发动了第一次总共,雾凇之战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尽管在日本炮火之下,吴淞破台全数被毁,日军却始终没有踏上陆地半步。
战火中,属下将他的遗体用棉絮包裹好,就地掩埋。3 月中旬,将军的遗体安葬在上海永安公墓。
滕久寿为国捐躯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濡墨挥毫,写下“血洒淞沪”条幅,以慰英灵。宋庆龄也发表演说,赞扬十九路军和滕久寿将军奋勇抗敌的爱国精神。上海《新闻报》《申报》《时事新报》等都报道了滕久寿将军的英勇事迹。
1984 年6 月26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7 月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滕久寿正式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