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彻底撕下脸上的面纱,在复辟军国主义道路上疾进。他不仅参拜靖国神社,还对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制裁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提出质疑,这是公开挑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是对中美俄韩等国的公然挑衅。
其实,说起日本侵略者,人们不能忘记的除了侵略与屠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慰安妇”。虽然日本一再否认这段史实,但身为中国人我们一定得铭记这段历史,在日寇的铁蹄下,我们有20万的同胞被迫化为性奴隶,成了日军的慰安妇——
2007年6月7日出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苏智良编著的《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苏智良先生及助手,经过13年的艰苦调查后发现,中国竟是日军慰安制度的发源地:在人数上,中国有20万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是日军慰安妇最主要的来源;在时间上,日军在上海建立了世界第一家慰安所,而且上海慰安所持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可以说,中国妇女是日军慰安制度最严重的受害人群。
发现世界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
苏智良教授在日本留学时偶然发现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有两排日式木屋,中间是碎砖铺就的路,一个日本兵在女性管理者的陪同下,正准备进入“慰安妇”的房间。旁边的文字说明是:上海杨家宅慰安所,1938年1月建立,日本上海派遣军东兵站司令部管理。
在此之前,苏教授并不了解这个位于上海的慰安所。
看到这张照片后,他走上中国慰安妇调查之路。“我首先从杨家宅慰安所查起。原来以为这个慰安所的地点在杨家宅,但经过照片比对及走访当时住户后我发现,这个慰安所建在东沈家宅。杨家宅慰安所是当时最出名的一家慰安所。通过调查我发现了一个更让我震惊的事实,位于今天东宝兴路125弄的‘大一沙龙'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苏教授说。
慰安所采用日本和式,房门挂有“慰安妇”名字
根据知情者的回忆,东宝兴路125弄1号为二层西式砖木结构建筑。
最初此处的日本“慰安妇”只有7人左右,由于这里地处北四川路(现四川北路)旁,为日本海军陆战队集中之地,所以海军陆战队员相约而来,生意十分兴隆。于是,经营者便又从日本国内招来20名少女,并逐渐吞并了后面的两幢中国人的住房(今125弄2号、3号),形成一个规模颇大的慰安所。
据知情人陆明昌等人回忆,大一沙龙和杨家宅慰安所的式样都是日本和式。有的慰安所有10个小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约4个半榻榻米大小,约合7平方米;宽的建筑中间有走廊,两边是“慰安妇”的房间,有的房间有6个榻榻米。房间里面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房门上写着编号,并钉有插“慰安妇”名字的金属牌。木墙上开了一扇50厘米高、30厘米宽的木窗,窗上有6块玻璃,下面4块是磨砂玻璃,外边不能轻易窥探屋内的情况。为了让日军官兵感到安宁,慰安所里还设立神龛,让日本官兵和日本“慰安妇”参拜。(本博客所有内容均经过博主福宁客精心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